泰邦泰式料理:全台北中南10家熱門泰式餐廳推薦與點菜秘訣

說到臺灣的泰國菜,真的厲害。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從豪華餐廳到路邊小店,選擇多到爆炸。但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想吃點道地的,又不想花大錢;想找點特別的,又怕踩雷。這幾年,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趨勢,就是所謂的「泰邦泰式料理」風潮正在默默崛起。什麼是「泰邦」?對我來說,它不是指特定一家店,更像是一種風格:講究道地風味、食材新鮮實在、價格親民實在、環境輕鬆不拘束,而且常常帶點臺灣人喜歡的小變化。這種店,通常老闆或廚師有點泰國的背景(可能是泰國華僑、臺灣人去泰國學藝回來的,或是直接請泰籍師傅掌廚),他們懂泰國菜的精髓,也知道臺灣人的口味,所以做出來的菜,就是特別對味!你說為什麼突然流行「泰邦泰式料理」?我覺得很簡單,大家嘴巴越來越刁了嘛,吃過好的,就回不去了。以前那種醬糊糊、魚露死鹹、香氣不夠的假泰式,真的騙不了人了啦!大家開始追求更真實的泰國味,但又希望親切不要有距離感,「泰邦泰式料理」正好卡在這個甜蜜點上。

每次踏進一間新的「泰邦泰式料理」小店,那股撲鼻而來的香氣,像檸檬香茅、南薑、打拋葉的混合體,總是讓人瞬間放鬆下來。 跟那種連鎖店味道就是不一樣,空氣中飄著的,就是一股「家裡廚房」的溫暖感(當然是泰國的家啦!)。我特別喜歡觀察他們的廚房,有沒有那個標配的大石臼?看到師傅在那邊咚咚咚地搗香料,心裡就安心一半,這味道不會差到哪去!檸檬魚端上桌,湯汁是清澈帶點金黃,飄著新鮮檸檬葉和香茅段的,絕對比那種勾芡勾到濃稠發白的讓人更有食慾。東央貢(泰式酸辣湯)一喝下去,那種酸是清鮮水果的酸(好的店真的用新鮮檸檬汁),辣是循序漸進的層次辣,絕對不是一股腦的味精或化學辣味衝上來。蝦醬炒空心菜,蝦醬的鹹香要夠「鮮」夠濃鬱,但又不能腥臭搶戲,菜要炒得翠綠爽脆,這才是真功夫。月亮蝦餅?雖然是臺灣特產,但好吃的「泰邦泰式料理」店,蝦漿一定厚實彈牙,絕不是薄薄一片面粉皮。這些細節,騙得了眼睛,騙不了舌頭啦!我覺得,這就是「泰邦泰式料理」讓人著迷的地方,它用實在的食材和手藝,把泰國街頭那種奔放的活力,搬到了我們的餐桌上。重點是,很多店價格還很親民,不會讓你付完錢覺得心痛。那種花合理的錢,吃到真材實料、充滿靈魂的料理的感覺,真的很棒。

當然!說「泰邦泰式料理」每家都好,那也太假了。我也踩過雷啊!有一次在某間裝潢很網美的店,點了打拋豬,結果端上來一盤顏色蒼白、濕漉漉,吃起來只有醬油味和死鹹的東西,完全沒有打拋葉該有的香氣,豬肉也絞得太細碎沒口感。最慘的是還吃到沙茶醬的味道?!(翻白眼)這是臺式熱炒還是泰國菜?當下真的很想問老闆,你知道什麼是打拋嗎?還有一次,點了綠咖哩雞,那個湯汁稀得像水,椰奶味淡到幾乎沒有,香料味也很薄弱,雞肉又柴... 這類慘痛經驗告訴我,不是掛上「泰式」兩個字就可以過關的。好吃的「泰邦泰式料理」,那個味道的「飽滿度」和「層次感」是騙不了人的。 香料要夠新鮮夠足,該辣的要辣得舒服(不是亂辣),酸味要明亮自然(不是醋精),甜味是為了平衡(不是死甜)。還有,米飯!泰國菜這麼下飯,飯煮得不好,整餐就毀一半。粒粒分明、香Q飽滿的泰國香米,絕對是必備。有些店連米飯都煮不好,蓬鬆度不夠、濕黏黏的,再好的菜也救不回來。服務也是個重點。有些小店可能人手不多,忙起來難免顧不上,這點可以體諒。但那種擺明臭臉、問問題不耐煩、上菜用丟的... 食物再好吃,心情都打折了。我覺得好的「泰邦泰式料理」小店,老闆或服務生通常都很熱情,介紹菜色也專業,這種用餐體驗才完整。

吃了這麼多間,總有些店讓人印象深刻,一吃成主顧! 我憑著我的經驗(跟體重保證 XD),整理出幾間我個人認為很能代表「泰邦泰式料理」精神,而且水準穩定、值得一再回訪的餐廳。當然口味很主觀,但這些店都是經過我和一群吃貨朋友認證過的!以下就是我精心挑選的推薦名單,涵蓋了臺北、臺中、高雄的精選店家:

1. 曼谷魚泰式小館 (臺北市大安區)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 (近忠孝復興捷運站)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30 (每週二公休)

價格區間: 單點 NT$180 - NT$380 (白飯NT$20/人吃到飽) | 多人套餐組合選擇多

必點選單:

  • 打拋豬:香辣夠味,打拋葉香氣爆炸,豬絞肉肥瘦適中,炒得乾香,超級下飯!(我心目中的臺北前三)
  • 綠咖哩雞:椰奶濃鬱滑順,香料味平衡,雞肉嫩,辣度溫潤舒服。
  • 涼拌海鮮:海鮮新鮮,醬汁酸辣開胃,夏天必點。
  • 泰式奶茶:茶香濃鬱,不死甜,很道地!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是我的心頭好前三名!店面不大,常常要排隊,但等待絕對值得。口味非常道地,用料實在,調味精準。老闆娘是泰國華僑,很親切。打拋豬每次去必點兩盤!缺點就是位置不多,尖峰時刻要等。但為了那口打拋豬,等也甘願啦!價格實在,CP值爆表!這絕對是我定義中「泰邦泰式料理」的典範之一。

2. 泰廚世家 (新北市永和區)

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

營業時間: 週二~週日 11:00–14:00, 17:00–21:00 (每週一公休)

價格區間: 單點 NT$160 - NT$450 (白飯NT$20/人吃到飽) | 套餐經濟實惠

必點選單:

  • 東央貢 (酸辣海鮮湯):湯頭鮮酸香辣層次豐富,海鮮料多實在,香料味足,非常夠勁!
  • 椒麻雞:雞腿肉酥炸得外酥內多汁,淋上特調椒麻醬汁,香麻帶勁,醬汁調得超好。
  • 蝦醬炒飯:鑊氣十足,蝦醬香濃但不腥,飯粒分明,蝦仁也給得大方。

個人評價介紹: 隱身在永和巷弄裡的超強小店!廚師是泰國人,口味超級道地。東央貢是我喝過數一數二好的,酸辣平衡拿捏超棒。椒麻雞的醬汁堪稱一絕,麻香夠味卻不會過油膩。環境簡單乾淨,服務親切。價格非常合理,份量也足。住在附近的人太幸福了!想吃超道地家常味,「泰邦泰式料理」的隱藏版代表,選這就對了!

3. 阿杜皇家泰式料理 (臺北市中山區)

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2:00

價格區間: 單點 NT$280 - NT$680 | 套餐組合NT$2000起 (適合多人聚餐)

必點選單:

  • 香料烤雞:整隻烤製,外皮香脆,肉質鮮嫩多汁,香料醃漬入味,沾上特調醬料超讚!
  • 黃咖哩軟殼蟹:咖哩濃鬱帶點甜香,軟殼蟹炸得酥脆,吸飽咖哩醬非常好吃。(價格較高但值得)
  • 清蒸檸檬鱸魚:魚肉鮮嫩,醬汁酸辣清新,檸檬香氣十足,開胃又沒負擔。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定位比較偏向中高價的「泰邦泰式料理」,裝潢精緻有質感,非常適閤家庭聚餐或商務宴客。菜色精緻度、擺盤、服務都在水準之上。口味在道地和臺灣接受度間取得不錯平衡,不會過於刺激。雖然單價較高,但食材用料確實講究,招牌菜如烤雞、軟殼蟹都很有水準。想吃點環境好、精緻點的泰式料理,這裡是好選擇。預算充足時,我很願意來這裡犒賞自己。

4. 藍象廷泰鍋 (臺中市西區)

地址: 臺中市西區 (勤美誠品綠園道附近)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00–22:00

價格區間: 火鍋單人套餐 NT$398起 (+10%服務費) | 單點泰式小菜 NT$80 - NT$280

必點選單:

  • 泰式火鍋湯底 (特別推薦綠咖哩 / 東央貢湯底): 湯底濃鬱夠味,綠咖哩椰香十足,東央貢酸辣開胃,涮肉片、海鮮都很讚。
  • 月亮蝦餅:厚度足!蝦漿飽滿彈牙,真材實料。
  • 涼拌青木瓜絲:酸甜爽脆,解膩好幫手。

個人評價介紹: 這家是連鎖泰式火鍋,但我覺得臺中的分店氛圍和品質都不錯(尤其勤美附近那間)。把「泰邦泰式料理」的精髓融入火鍋,是個很棒的選擇!湯底口味濃鬱地道,不是那種稀稀水水的。套餐包含的肉品、海鮮品質OK,自助吧也有多種蔬菜、火鍋料和泰式小點(蝦餅、青木瓜絲等)可以無限享用。食材新鮮,環境舒適寬敞,適合朋友聚餐。喜歡泰式口味又想試試火鍋的人,這間很推!光是可以喝到好喝的泰式湯底就很滿足。想吃點特別的鍋物,「泰邦泰式料理」的火鍋代表可以試試這裡。

5. 泰鼎泰式料理 (臺中市西屯區)

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00–14:00, 17:00–21:30

價格區間: 單點 NT$180 - NT$380 (白飯NT$20/人吃到飽) | 多人套餐NT$1500起

必點選單:

  • 脆皮豬腳:外皮酥脆像餅乾,肉質軟嫩不乾柴,配上特調酸甜醬,非常驚豔!(必點招牌)
  • 酸辣生蝦:蝦子新鮮,醬汁酸辣嗆香夠味,敢吃生食一定要試試!
  • 辣炒牛肉:牛肉嫩,醬香濃鬱帶點微辣,很下飯。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在臺中名號響亮,口味偏重但非常過癮!脆皮豬腳是鎮店之寶,真的好吃到會讓人想念。生蝦新鮮度夠,醬汁調得很棒,敢吃的一定要點。其他菜色如水準也頗高,調味濃鬱但不會死鹹。生意非常好,強烈建議訂位!環境有點擁擠吵雜,屬於熱鬧型的餐廳。價格中等,份量OK。想吃點口味較重、氣氛熱絡的「泰邦泰式料理」,泰鼎是不會失望的選擇。缺點就是人多時服務比較難兼顧。

6. 帕泰 Padthai (高雄市前金區)

地址: 高雄市前金區

營業時間: 週二~週日 11:30–14:30, 17:30–21:00 (每週一公休)

價格區間: 單點 NT$150 - NT$350 (白飯NT$20/人) | 主打單人份泰式定食/麵飯

必點選單:

  •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 鑊氣足,河粉Q彈不軟爛,調味鹹甜酸完美平衡,配料豐富,我認為是高雄數一數二好吃的Pad Thai!
  • 打拋豬肉飯:香辣夠味,肉末炒得香,搭配半熟荷包蛋,簡單卻滿足。
  • 涼拌媽媽麵:酸辣開胃,麵體Q彈,配料豐富,夏天吃超爽。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是超級好吃的泰式街頭小吃風!店名就叫Pad Thai,招牌炒河粉果然名不虛傳,真的非常厲害!老闆(或廚師)應該是泰國人,口味很道地。很適合一個人或兩三人想吃點簡單、快速、美味又便宜的正宗泰式。份量剛好,價格非常親民。環境乾淨簡單。缺點是位置不多,尖峰用餐時間可能需要排隊,且部分熱門菜色可能提早賣完。想吃超道地泰式街頭主食,尤其是Pad Thai,這間絕對是高雄「泰邦泰式料理」小吃的首選!

7. 瓦城泰國料理 (全臺多間分店 - 以高雄漢神巨蛋店為例)

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 (漢神巨蛋購物廣場X樓)

營業時間: 配合百貨營業時間 (通常週一~週四 11:00–22:00 / 週五~日及例假日 11:00–22:30)

價格區間: 單點 NT$280 - NT$680 | 套餐組合選擇多

必點選單:

  • 月亮蝦餅:超級厚實! 外酥內彈,蝦味濃鬱,沾上紫蘇梅醬是經典。
  • 辣炒牛肉:瓦城招牌之一,牛肉嫩,醬汁鹹香微辣帶甜,非常下飯。
  • 綠咖哩椰汁雞:奶香濃鬱,香料溫和,雞肉嫩,辣度適中。

個人評價介紹: 講到臺灣連鎖泰式龍頭,瓦城絕對是代表。雖然有些人覺得它為了符合大眾口味調整過,不夠「道地」,但我認為它確實精準掌握了「泰邦泰式料理」中「融合臺灣口味」的精髓。品質穩定、服務標準化、環境舒適乾淨,是帶長輩或多人聚餐的安全牌。招牌菜如月亮蝦餅、辣炒牛肉水準很一致。價格中偏高,但整體體驗有保障。想吃穩定、環境好、不踩雷的連鎖「泰邦泰式料理」,瓦城仍然是可靠的選擇。適合對口味刺激度接受度沒那麼高的朋友。

8. 香茅廚泰式餐廳 (高雄市苓雅區)

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高雄文化中心附近)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 11:30–14:00, 17:30–21:30 / 週六~日 11:30–15:00, 17:30–22:00

價格區間: 單點 NT$250 - NT$580 | 套餐組合NT$1800起

必點選單:

  • 酸辣海鮮湯 (Tom Yum Goong):湯頭層次豐富,香氣濃鬱,酸辣到位,海鮮新鮮,香料用得足。
  • 香茅烤雞腿:醃漬入味,烤得皮酥肉嫩,香茅香氣撲鼻。
  • 金錢蝦餅:外層酥脆,內餡蝦漿飽滿彈牙,口感紮實。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在高雄文化中心附近口碑很好。環境優雅舒適,有點小清新感。口味上,我覺得它在道地和精緻間取得很好的平衡。招牌的酸辣海鮮湯確實做得很出色,香料味足卻不會過於嗆辣。烤雞腿、蝦餅等品質也很穩定。服務親切周到。價格中上,屬於比較有質感的「泰邦泰式料理」。適合情侶約會、小型家庭聚餐或想吃點環境好、口味細膩的泰式料理時選擇。是在地人也很推薦的高雄「泰邦泰式料理」好店。

9. 泰過熱 Thai Hot (臺南市中西區)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

營業時間: 週二~週日 17:30–22:00 (週一公休) | 週六日中午加開 11:30–14:30

價格區間: 單點 NT$200 - NT$450 (白飯NT$30/人吃到飽) | 無套餐

必點選單:

  • 打拋豬:香辣夠勁! 九層塔(打拋葉)香氣十足,豬絞肉炒得乾香,辣度可調整但建議點正常辣試試原味。
  • 東央貢海鮮湯:酸辣帶勁,香氣濃鬱,喝得出新鮮蝦殼熬煮的鮮味。
  • 涼拌海鮮:海鮮新鮮,醬汁酸辣開胃,香料足。

個人評價介紹: 這間是臺南超夯的排隊名店!口味非常道地,偏向泰國東北部的重口味(酸辣鹹香),老闆據說是泰國人。生意超級好,務必訂位!環境是工業風裝潢,氣氛輕鬆熱絡。打拋豬和東央貢是招牌,真的夠味好吃,辣度比較高(但可調整)。價格合理,白飯吃到飽很重要!缺點是人多時有點吵雜,服務較為忙碌,且位置不多。想吃口味地道、氣氛熱鬧的「泰邦泰式料理」,這裡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是臺南極具代表性的重口味泰式選擇!想吃還得有點耐心排隊或早點訂位。

10. 香米泰國料理 (臺北市信義區)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 (Home Hotel 逸寬文旅內)

營業時間: 週一~週日 11:30–14:30, 17:30–21:30

價格區間: 單點 NT$300 - NT$780 | 套餐組合NT$1800起 (+10%服務費)

必點選單:

  • 黃咖哩軟殼蟹:咖哩醬濃鬱滑順帶甜香,軟殼蟹炸得酥脆,吸飽醬汁超好吃。(必點招牌!)
  • 炭烤豬頸肉:肉質軟嫩帶點脆度,炭烤香氣足,沾醬特別。
  • 酸辣蝦湯 (Tom Yum Goong):用料實在,湯頭鮮香酸辣平衡,蝦子大隻新鮮。

個人評價介紹: 位於信義區精品旅館內,環境舒適有質感,帶點時尚感。口味精緻細膩,擺盤講究,屬於中高價位的「泰邦泰式料理」。招牌的黃咖哩軟殼蟹確實是亮點,咖哩醬調得非常棒。豬頸肉、酸辣蝦湯等經典菜色也處理得很有水準。服務專業周到。價格較高,適合商務聚餐、特殊節日慶祝或追求精緻用餐體驗時選擇。在這裡可以享受到更優雅、細緻的泰式風情。是臺北信義區想吃高品質「泰邦泰式料理」的好去處。

為了讓大家更一目瞭然我推薦的這十家「泰邦泰式料理」重點特色,我整理了一個簡表:

餐廳名稱 城市/區域 價格帶 特色亮點 適合場景
曼谷魚泰式小館 臺北大安 親民 超強打拋豬, 道地家常味 日常解饞, 朋友小聚 (要排隊)
泰廚世家 新北永和 親民 頂級東央貢, 椒麻雞醬汁絕 隱藏版美味, 絕對道地
阿杜皇家 臺北中山 中高 精緻環境, 香料烤雞, 黃咖哩軟殼蟹 家庭聚餐, 商務宴請
藍象廷泰鍋 臺中西區 中價 泰式火鍋首選 (綠咖哩/東央湯底) 朋友聚餐, 想吃鍋又想泰式
泰鼎泰式料理 臺中西屯 中價 脆皮豬腳超強, 酸辣生蝦, 熱鬧氣氛 重口味愛好者, 團體聚餐 (訂位!)
帕泰 Padthai 高雄前金 親民 高雄最強炒河粉(Pad Thai), 街頭小吃風 一人食, 簡便快速泰式主食
瓦城泰國料理 全臺連鎖 (例:高雄巨蛋) 中高 品質穩定, 月亮蝦餅厚實, 安全牌 多人聚餐, 長輩接受度高
香茅廚泰式餐廳 高雄苓雅 中上 環境優雅, 酸辣海鮮湯出色, 細緻路線 情侶約會, 小型家庭聚餐
泰過熱 Thai Hot 臺南中西 親民 重口味首選 (臺南), 打拋豬/東央貢強 熱鬧聚餐, 嗜辣者天堂 (訂位!)
香米泰國料理 臺北信義 高價 精緻頂級, 黃咖哩軟殼蟹必點, 環境優 特殊慶祝, 商務, 追求精緻體驗

點菜小技巧

點菜真的是一門學問! 尤其跟朋友聚餐,點得好大家都開心,點得雷氣氛就尷尬了。根據我吃遍大小「泰邦泰式料理」的經驗,分享一點小心得。首先,人數很重要。2-3人,建議點個3-4道菜加白飯就足夠了(一份主菜、一份蔬菜/小點、一份湯或涼拌類)。4-6人,可以點到5-7道菜,涵蓋不同口味和烹調方式(例如:涼拌、炒、炸、咖哩、湯、魚)。更多人就考慮套餐或單點更多樣化。口味搭配是關鍵! 別全部點重口味(像打拋豬+椒麻雞+辣炒XX),會膩死。也別全部點溫和的(綠咖哩+鳳梨炒飯+炒青菜),會覺得不夠味。好的搭配應該是:

  • 酸辣開胃: 涼拌青木瓜絲、涼拌海鮮、酸辣生蝦、東央貢湯(點小份或大家分著喝)。
  • 鹹香下飯: 打拋豬/牛/雞、蝦醬空心菜/高麗菜、辣炒海鮮/XX。
  • 濃鬱溫潤: 綠咖哩、黃咖哩、瑪莎曼咖哩。
  • 酥炸香脆: 月亮蝦餅、金錢蝦餅、炸春捲、椒麻雞(這道也算下飯)。
  • 清爽平衡: 清蒸檸檬魚、炒時蔬(不辣)、鳳梨炒飯(雖非道地但很多人愛)。
  • 主食: 泰式炒河粉 (Pad Thai)、炒飯、當然還有無限續的香Q泰國米飯!

不知道怎麼點?問服務生就對了!好的「泰邦泰式料理」店員,對自家菜色都很瞭解,會根據你的口味喜好(敢不敢吃辣、愛不愛酸、有什麼不吃)推薦招牌或適合的菜。告訴他預算和人數,通常都能給不錯的建議。看到隔壁桌點什麼看起來很誘人?別害羞,直接指著問:「請問那是哪一道?」通常都會得到答案,這也是點菜小技巧!還有,注意份量。有些店菜盤很大(像泰鼎),有些店走精緻路線(像香米),點之前可以問一下份量大概適合幾人吃,避免點太多吃不完浪費。

Q&A時間

Q&A時間:我知道大家對吃「泰邦泰式料理」一定還有好多疑問,我整理幾個最常被問的:

Q1:第一次吃泰國菜或帶長輩去吃,推薦點什麼比較安全?

A1:如果完全沒概念又怕辣,我會建議先從椰奶味濃厚的咖哩類開始,像綠咖哩雞瑪莎曼牛肉咖哩,口味溫和帶點微甜,接受度很高。月亮蝦餅絕對是萬年不敗的安全牌,酥脆香甜沒人不愛。蝦醬炒空心菜也是經典下飯菜,鹹香夠味但不會辣(除非店家有做辣炒口味)。清蒸檸檬魚酸香清新,魚肉鮮嫩。鳳梨炒飯雖然在泰國可能沒那麼「道地」,但在臺灣的泰式餐廳很受歡迎,甜甜鹹鹹小朋友長輩都喜歡。先點這些入門款試試水溫,下一次再挑戰打拋類或酸辣湯吧!記得點餐時提醒服務生「不要辣」或「小辣」。

Q2:去泰式餐廳吃飯,白飯都要另外算錢嗎?大概多少錢?

A2:這點跟臺式熱炒不一樣。在臺灣的「泰邦泰式料理」餐廳,幾乎99%的白飯都是要另外付費的!最常見的方式有兩種:

  • 人頭計費,吃到飽: 這是最普遍的!價格通常在 NT$20 - NT$40/人 左右(像曼谷魚、泰廚世家是NT$20;瓦城、香米可能NT$30-40)。只要點一碗飯付人頭費,白飯就可以一直續加,吃到你飽為止。這對愛吃飯配泰國菜的人來說很划算!
  • 單點一碗: 少數店家或點炒飯類時,會以單點一碗飯計價(例如NT$20-30/碗)。
所以記得點餐時問清楚「白飯怎麼算」,通常服務生也會主動告知。別傻傻以為是免費的喔!

Q3:泰式餐廳的辣度可以調整嗎?通常分幾級?

A3:絕對可以調! 臺灣大部分的「泰邦泰式料理」都願意配合客人調整辣度。常見的分級大概有:

  • 不辣: 完全不加辣椒。
  • 小辣: 意思意思有點辣味,適合完全不吃辣或小朋友。
  • 中辣: 最常被點選的級別,有點辣勁但多數人能接受,能品嚐到菜餚該有的風味。
  • 大辣: 真的會辣!適合平常就愛吃辣的人。有些店的大辣已經很接近泰國當地辣度。
  • 泰辣/特辣: 挑戰等級!通常要特別要求,廚師才會下手這麼重。除非你自認是吃辣高手,不然不要輕易嘗試...
點餐時務必主動告知服務生你要的辣度。如果沒講,店家通常會做成「中辣」(因為這是多數臺灣人能接受的辣度起點)。吃了一口覺得不夠辣或太辣?也可以趕快請服務生幫忙調整(送回廚房加辣或看能否補救)。但最好一開始就講清楚啦!有些菜本身辣度固定(如東央貢),可能調整空間較小,點餐時可以先詢問。

***

寫到這裡,肚子又叫了。真心覺得臺灣的「泰邦泰式料理」選擇越來越多,水準也越來越高,實在太幸福了!不管是街頭小店的澎湃熱炒,還是精緻餐廳的細膩風味,總能找到滿足味蕾的那一間。希望這份嘔心瀝血的清單,能幫大家找到下一餐的泰式靈感。美食雷達啟動,繼續發掘更多好料去!下次再吃到厲害的「泰邦泰式料理」,再來跟大家分享! 你們心中也有必推的口袋名單嗎?歡迎留言告訴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