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老街美食:在地人推薦必吃小吃與伴手禮全攻略


關西老街探險攻略:交通停車資訊

出發去新竹關西老街吃美食,搞定交通和停車是第一步,不然再好吃的美食,繞了八百圈找不到車位,興致都磨光了!我自己開車去過幾次,分享一下實際經驗。關西老街主要範圍就在正義路、中山路、明德路這一帶,算是蠻集中的。

如果你是開車族,直接導航設定「關西公有第一停車場」或「關西公有第二停車場」最穩當。第一停車場離老街入口(天主堂那邊)超近,走個三分鐘就到了,但位子比較少,假日通常早上十點半前就差不多滿了,收費算便宜(印象中一小時才20塊?)。第二停車場規模大很多,位置多,但就要稍微走一小段路(大約7-10分鐘腳程),有樹蔭還算舒服。特別提醒! 老街周圍路邊白線有些地段是能停的,但真的非常非常難找空位,尤其是週末,常常看到車子在那邊繞啊繞,繞到天荒地老… 不如直接去停車場省時間!

搭大眾運輸的話,從新竹火車站可以搭新竹客運5619、5620路線往關西,在「關西站」下車,下車後大概走個5-7分鐘就能抵達老街的核心區域了。班次不算密集,出發前最好先上客運官網查一下時刻表比較保險。真心建議早點出發! 無論是為了搶停車位,還是避開人潮吃美食,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關西老街美食之旅絕對適用。我第一次去就是太晚,想吃的菜包賣光了,捶心肝啊!


關西老街美食推薦:在地人與吃貨都認證的好味道

說到關西老街美食,那可真是臥虎藏龍!從經典的客家米食到讓人驚豔的點心,每次去都恨不得自己有兩個胃。以下幾家是我親自吃過,覺得值得排隊(是的,有些真的要排…)的好店:

關西老街客家菜包

  • 介紹: 這絕對是關西老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靈魂啊! 白白胖胖的糯米皮,Q彈不黏牙,尤其剛蒸好時那個光澤,看了就流口水。內餡通常是經典的蘿蔔絲+豬肉末+油蔥酥,鹹香夠味,蘿蔔絲炒得軟硬適中,帶點脆度,豬肉香和油蔥的畫龍點睛,完美融合。皮薄餡多,咬下去超滿足。我覺得它的魅力在於那個樸實卻道地的客家風味,沒有過多花俏,就是實在的好吃。老街上有幾家在做,口味略有細微差異,但普遍水準都很高。這可是在關西老街美食清單裡絕對不能漏勾的一項!
  • 營業時間: 大部分店家都是清晨5、6點就開門,一路賣到中午左右(約12點到1點)。對,你沒看錯!很多厲害的菜包店真的是賣早上而已!強烈建議最晚11點前要去買,晚了選擇就少,甚至可能吃不到。
  • 價格區間: 一顆通常在 NT$25 – NT$35 之間,看店家大小或是否有名氣(有些排隊名店略貴幾塊)。買多通常也沒啥折扣,但一次吃兩顆是基本款!

關西仙草巷 仙草凍/燒仙草

  • 介紹: 關西的仙草可是遠近馳名!來到關西老街,怎麼能錯過來一碗透心涼的仙草凍或暖呼呼的燒仙草?關西仙草巷是老街上知名的品牌之一(其實有幾家,各有擁護者)。他們的仙草特色在於遵循古法製作,熬煮時間夠長,仙草本身的香氣非常濃鬱,吃起來口感超級滑嫩,帶點天然微苦的尾韻,這才是真材實料啊!仙草凍淋上奶油球,簡單卻經典;冬天來碗熱燒仙草,加上芋圓、紅豆、花生,暖心又暖胃,是在關西老街逛累了的最佳補給站。這種在地特產做成的甜品,絕對是關西老街美食的甜蜜代表。
  • 營業時間: 這類甜品店營業時間比較長,大約 10:00 – 19:00 左右,有些可能會開到更晚一點(但晚上老街店家關得多,氣氛不同)。下午時段人潮最多。
  • 價格區間: 仙草凍/燒仙草(基本款)大約 NT$45 – NT$60。若要加料(芋圓、地瓜圓、珍珠、紅豆等),每種料加 NT$10 – NT$15。綜合仙草冰價格會再高一點。

ㄤ咕麵 古早味乾麵

  • 介紹: 這家名氣響噹噹,幾乎是關西老街美食的代名詞之一,假日排隊人潮很驚人!賣的就是簡單卻雋永的古早味乾麵。麵條用的是黃油麵,煮得軟硬適中。靈魂在於那淋上去的油蔥肉燥醬! 鹹香夠味,油蔥酥炸得金黃香脆,拌勻後每一根麵條都裹上醬汁,香氣撲鼻。口味上就是傳統的臺灣味,不會太鹹或太油膩(我覺得比起有些名店,它算比較清爽一點的古早味)。通常會點套餐,配一碗餛飩湯或骨肉湯,餛飩個頭不大但皮薄餡鮮,骨肉湯清甜。它厲害在於把平凡的東西做到讓人回味,但老實說,要我排半小時以上我會猶豫(個人覺得好吃,但沒到驚為天人非吃不可的程度)。
  • 營業時間: 10:30 – 19:30 (每週二公休!別撲空)。建議避開午餐尖峰時段(11:30-13:30),否則排隊排到天荒地老。
  • 價格區間: 乾麵(小)約 NT$45,(大)約 NT$55。餛飩湯 NT$45,骨肉湯 NT$55。套餐組合(麵+湯)大約 NT$100 – NT$120 左右。

清香飲食店 客家湯圓 & 板條

  • 介紹: 這家是在地人也會光顧的老字號餐廳,想吃點正統客家菜的風味,特別是湯圓或板條,這裡很值得一試。 他們的客家鹹湯圓是招牌!湯圓皮軟糯有嚼勁,內餡是扎實的豬肉餡,湯頭則是用大骨熬煮,加上香菇、蝦米、油蔥、韭菜、茼蒿(或芹菜)等配料,濃鬱香醇,非常有層次感,尤其在冬天吃一碗,通體舒暢。客家炒板條也很經典,板條炒得入味不軟爛,配料豐富(肉絲、豆芽、韭菜、紅蘿蔔絲),鑊氣十足。想品嚐更道地、更有家常感的關西老街美食,這家不會讓你失望。
  • 營業時間: 大約 10:00 – 19:00 (可能依店家調整,建議早點去)。週末生意很好。
  • 價格區間: 客家鹹湯圓(大碗)約 NT$90 – NT$100,炒板條約 NT$80 – NT$90。其他熱炒類單價較高。

關西老街牛肉麵

  • 介紹: 在老街入口附近、天主堂對面巷子裡,藏著一家在地人推薦的牛肉麵(店名很低調,位置也不顯眼,但問在地人通常知道)。不同於ㄤ咕麵的觀光名氣,這家更有一種鄰家小店的樸實感。湯頭是紅燒路線,不算非常濃重那種,但牛骨香氣明顯,帶點微微的中藥材甘甜,喝起來順口不膩。牛肉給得很大方,用的是牛腱肉,燉得軟爛入味,幾乎入口即化。麵條可以選粗細,我偏好粗麵,比較有咬勁吸湯汁。整體來說,味道溫潤、肉質好、份量足,是讓人舒服滿足的一碗麵。如果你吃膩了超濃鬱重鹹的牛肉麵,想換個溫和卻耐吃的口味,這家關西老街美食裡的隱藏版可以試試。個人覺得比某些名店更合我胃口(小聲說)。
  • 營業時間: 午餐和晚餐時段(約11:00-14:00, 17:00-20:00),賣完可能提早收(尤其牛肉),建議中午去吃比較保險。有時週一會休。
  • 價格區間: 牛肉麵(大碗)約 NT$140 – NT$160 左右。小菜價格親民。

關西老街必吃美食簡易比較表 (我的個人觀點)

美食名稱 型別 特色亮點 個人評價 (滿分5★) 價格帶 適合時段 排隊指數
客家菜包 傳統米食 皮Q餡多,蘿蔔絲爽脆,客家經典 ★★★★☆ NT$25-35/顆 早餐、早午餐 ★★★☆☆ (早去)
仙草凍/燒仙草 特色甜品 關西名產,古法製作,香濃滑嫩 ★★★★☆ NT$45-60起 午茶、甜點 ★★☆☆☆
ㄤ咕麵 (乾麵) 麵食 古早味油蔥肉燥香,簡單樸實 ★★★☆☆ NT$45-55 午餐、晚餐 ★★★★★ (尖峰)
清香客家湯圓 客家麵飯 鹹湯圓湯頭濃鬱豐富,內餡紮實,客家風味濃厚 ★★★★☆ NT$90-100/碗 午餐、晚餐 ★★★☆☆
關西牛肉麵 麵食 紅燒湯頭溫潤順口,牛腱肉軟爛入味,份量足 (隱藏版) ★★★★☆ NT$140-160 午餐、晚餐 ★★☆☆☆

關西老街必買伴手禮推薦:把客家好味帶回家

吃飽喝足,當然要帶點好東西回家分享(或是囤貨自己吃),關西老街上有不少很有特色的伴手禮。這些是我每次去幾乎都會買,或至少買過覺得不錯的:

  • 關西特產:福菜 (鹹菜)

 

    • 必買原因: 這可是關西最知名的特產之一!利用在地盛產的芥菜,經過鹽醃、發酵、日曬等古法製成。香氣濃鬱獨特,鹹香中帶著甘醇,用來炒肉(福菜炒五花肉超下飯!)、煮湯(福菜肉片湯、福菜排骨湯),都能瞬間提升風味層次,帶來滿滿的客家風情。是廚房裡的魔法調味品!
    • 推薦商店: 老街上有多家販售農產或醬菜的店家都有賣,品質差異不大。可以看看「錦泰觀光茶廠」(他們不只賣茶,也賣在地農產)、或是「關西鎮農會農特產品展售中心」(農會掛保證),選擇包裝完整衛生的購買即可。
    • 價格: 依包裝大小不同,約 NT$80 – NT$200 左右都有。
  • 客家桔醬
    • 必買原因: 白斬雞、燙青菜、水沾餃的絕配! 用酸桔(或稱金桔、長年桔)製成的桔醬,酸中帶點微苦和甘甜,非常解膩開胃。尤其是搭配油脂豐富的雞肉(像客家經典的白斬土雞),沾一點桔醬,清爽的酸味瞬間化解油膩,風味變得很高雅。這是許多客家餐廳桌上必備的蘸醬,家中備一瓶,餐桌立刻升級!
    • 推薦商店: 同樣在販售農特產或醬料的店家都能找到。「關西鎮農會」展售中心也有販售品質穩定的桔醬。有些店家會強調手工製作。
    • 價格: 小瓶裝約 NT$100 – NT$150,大瓶裝約 NT$200 – NT$250
  • 關西仙草製品 (仙草乾/濃縮仙草原汁)

 

    • 必買原因: 既然關西仙草有名,買仙草乾或濃縮原汁回家DIY仙草凍、仙草茶或燒仙草最實在!品質好的關西仙草乾,熬煮出來的香氣和膠質就是不同,濃鬱又回甘。自己煮一大鍋成本低,愛吃多少就吃多少,還能調整甜度,健康又實惠。買回去當伴手禮送給喜歡下廚的朋友很適合。
    • 推薦商店: 「關西仙草巷」本店或其他專賣仙草的店家(如仙草博物館相關店面)都有販售品質可靠的仙草原物料。務必認明產地是關西。
    • 價格: 仙草乾一包約 NT$150 – NT$250。濃縮仙草原汁一瓶約 NT$120 – NT$180 (容量不同)。
  • 關西好茶 (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 必買原因: 新竹關西也是東方美人茶(椪風茶)的重要產區之一。這種茶帶有獨特的熟果香和蜂蜜韻味,茶湯紅豔明亮,口感醇厚甘甜,不苦不澀。是非常具有臺灣特色且風味迷人的茶品。買回去自己細細品嚐,或是送給懂茶的長輩朋友,絕對有面子。
    • 推薦商店: 老街上最有名的茶行當屬「錦泰觀光茶廠」,他們是關西在地的老茶廠,茶葉品質有保障,選擇也多,從入門到比賽茶等級都有。可以試喝再購買。 農會展售中心也有販售關西產的茶葉。
    • 價格: 價格範圍很廣!從經濟實惠的 NT$300 – NT$500 / 半斤,到中高檔的 NT$800 – NT$1500 / 半斤,甚至更高階的比賽茶都有。依自己預算選擇。


關西老街必買伴手禮清單 (實用指南)

  • 福菜/鹹菜: 客家料理靈魂!選包裝完整、顏色不過度鮮豔的。
  • 客家桔醬: 沾雞肉、青菜絕配!農會或醬料專賣店品質較穩定。
  • 關西仙草乾/濃縮汁: DIY仙草首選!認明關西產地,仙草專賣店購入。
  • 東方美人茶(椪風茶): 在地特色茶品!錦泰茶廠是可靠選擇,記得試喝。
  • 客家米食(艾草包/草仔粿): 部分早上賣菜包的店家下午可能會有,碰運氣!
  • 客家醃漬物(脆瓜等): 配粥好夥伴,農會或醬菜攤可尋寶。

關西老街美食之旅注意事項 (真實經驗分享)

去了幾次關西老街吃美食,累積了一些心得,提醒大家注意這些細節,讓你的美食之旅更順暢愉快: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這點說一百次都不夠!特別是為了客家菜包,很多厲害的店只賣早上到中午(甚至不到中午就賣光光)。強烈建議最晚10點前要到老街,才能從容地買到最熱門的菜包(還有一些早上才有的限定點心,像艾草包)。不然下午去,選擇少很多,只能望著空盤子嘆氣(我慘痛經驗…)。想避開ㄤ咕麵的瘋狂排隊人潮,也請盡量避開12:00-13:30這段標準午餐時間。
  • 假日人潮洶湧,要有心理準備! 關西老街雖然不是那種超級大的觀光老街,但假日人潮還是相當可觀,尤其天氣好的時候。主要的幾家名店(ㄤ咕麵、仙草巷、菜包名店)排隊是常態。穿著舒適好走的鞋(老街路面是磨石子或磚頭鋪面),保持耐心,或者像我一樣,盡量選平日去,悠閒度差很多!排隊時也可以觀察一下店家環境和流程,有時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細節(但也可能更餓…)。
  • 停車攻略請牢記! 上面交通部分講過了,這裡再強調一次:公有停車場(第一、第二)是首選。路邊停車位超級難找,而且有些路段紅線多、路幅窄,硬停反而危險又妨礙交通。寧願多走幾分鐘去停車場,省下繞圈找車位的時間和煩躁感。 停車費真的不貴,省下的時間多吃一個菜包都值得!
  • 部分傳統店家只收現金! 雖然現在電子支付很普遍,但關西老街上還是有不少傳統美食店和小攤商只收現金(新臺幣)。像賣菜包的攤車、一些老麵店、甚至農特產店,行動支付可能不普及。務必準備足夠的現鈔和零錢在身上,才不會看到想吃的東西卻因無法付錢而乾瞪眼。老街上有便利商店可以領錢,但多備點現金總是保險。
  • 慢慢逛,小巷弄有驚喜! 關西老街的主幹道(正義路)當然是店家集中的地方,但別忽略了旁邊延伸的巷弄(像明德路、中山東路部分路段)。有些小小的農產店、傳統雜貨舖、甚至隱藏版的點心(有時下午在市場周邊或小巷會出現賣草仔粿、芋粿的攤車)藏在裡面。放慢腳步,隨意逛逛,也許會發現不在網路攻略上的小驚喜呢。這就是探索老街的樂趣啊!
  • 垃圾不落地。 老街的垃圾桶設定不一定非常密集,加上人潮多時垃圾桶容易爆滿。建議自備小垃圾袋,把吃完東西的包裝紙、竹籤等垃圾先收好,看到有空間的垃圾桶再丟棄。共同維護老街的整潔環境,讓大家都有舒適的空間享受美食。我看到不少遊客吃完東西垃圾就隨手放店家騎樓或地上,實在不夠好。
  • 味道選擇多,量力而點。 關西老街美食種類不少,客家鹹香、古早味麵食、清涼甜品都有。但像菜包、粿類、乾麵、牛肉麵這些主食類,份量其實都滿扎實的。建議和朋友一起分享,每樣都點一點點,嘗試多種口味,才不會一下子就被塞飽了,錯過後面的美味(特別是甜點仙草凍!)。我看到不少情侶點兩碗ㄤ咕麵再加湯,結果麵吃不完,仙草凍也吃不下了,有點可惜。

關西老街美食 Q&A (你問我答)

Q1:關西老街會不會很長?逛一圈加吃東西大概要多久?

關西老街的核心美食區域其實不會非常大,主要就是沿著正義路(天主堂到關西分駐所古蹟那段),以及延伸到旁邊的中山路(市場附近)明德路。如果你目標明確,就是鎖定幾家必吃的美食店(例如:買菜包 → 吃ㄤ咕麵或清香湯圓 → 吃仙草凍 → 買伴手禮),腳步快一點,2-3個小時可以完成。但如果你想悠閒地逛逛、拍拍照、看看巷弄裡的小店,甚至在店裡坐下來慢慢吃碗麵、喝碗湯,那麼安排4-5個小時會比較充裕,不至於太趕。建議早上來,把想吃的一網打盡!

Q2:為什麼叫「關西」?跟日本的關西有關係嗎?

哈哈,完全沒有關係!新竹的「關西」地名由來,是跟當地的地形和歷史有關。早期這裡是原住民泰雅族的居住地,漢人來開墾後,稱為「美里莊」。後來因為地處鳳山溪與牛欄河的交會處,形成一個河階地形,像是個「關卡」。加上此地位置在當時的行政區域上,位在土牛溝(清政府劃設的漢番界線)以西,所以後來就改稱為「關西」了。跟日本的關西地區純粹是名字相似而已。瞭解地名的由來,更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故事呢。

Q3:關西老街有適合素食者的美食嗎?

有的!雖然客家菜常用豬油、油蔥酥,但仔細找還是有選擇:

  1. 仙草凍 / 燒仙草: 這通常是純素的(仙草本身是植物),只要不加奶精(奶油球通常含奶)或動物性配料(花生、粉圓、芋圓通常是素的,但點餐時最好再確認一下),可以請店家只加糖水或黑糖水。
  2. 客家菜包: 要特別詢問店家喔! 傳統客家菜包的餡料一定會包含油蔥酥(通常用豬油炒)豬肉末。但隨著需求增加,部分店家可能推出「素食菜包」,內餡改用純素香菇、豆乾、蘿蔔絲等,並用植物油炒製。購買時務必開口問清楚是不是「全素」或「蛋奶素」。
  3. 客家湯圓 (鹹): 同樣的,傳統鹹湯圓的湯頭常用大骨熬,配料也常有豬肉絲、油蔥酥。清香飲食店或部分店家可能有提供「素湯圓」選項,湯頭用蔬菜熬,配料改用素料或香菇、蔬菜。點餐時一定要詢問確認。
  4. 草仔粿 / 艾草包: 這類點心的外皮本身通常是素的(糯米+鼠麴草或艾草)。關鍵在內餡!最常見的素食口味是「菜脯米」 (蘿蔔乾絲),用植物油炒製。購買時務必告知要「素的」、「菜脯米口味」,並詢問店家是否用植物油製作。
  5. 水果、豆花: 老街上有時會遇到賣新鮮水果或傳統豆花(豆花本身是素的,糖水也是,配料如花生、粉圓、紅豆通常是素的)的小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